当前位置: 考试中心 >> 焦点资讯 >> 正文

党总支开展“走进央企、深化共建”党员先锋工程主题实践活动

发布者:市场宣传部 [发表时间]:2017-12-18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有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2月11日,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和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开展了“走进央企、深化共建”党员先锋工程主题实践活动。20余名教师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走进我校的两家战略合作单位——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参观“铁道兵纪念馆”,汲取中铁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铁道兵”精神;走访中粮集团企业大学“忠良书院”,体味“民以食为天,业以才为先”的中粮文化。

插图1.jpg 

插图2.jpg

 

“铁道兵纪念馆”是展示铁道兵历史的一道窗口,也是中国铁建集团的精神家园。纪念馆以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及现代电子技术,全面展示了铁道兵35年的辉煌历程和中国铁建33年的不凡业绩。“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登高英雄”杨连第、“硬骨头战士”张春玉、“雷锋式的好干部”梁忠孟等等,他们向我们传递着铁道兵“听党指挥、令行禁止、敢打必胜、以苦为荣、勇争一流”的精神品格。历史记录了铁道兵的丰功伟绩,如今中铁建展示着这支铁军新的辉煌,兵转工30余年,成长为世界500强第58位的大型企业集团,中铁建始终诠释着“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价值理念。在参观过程中,大家不时驻足观看陈列,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细细品味陈列的珍贵文物。

 

插图3.jpg

 

随后,大家走进中粮集团的企业大学“忠良书院”。优美的自然环境、厚重典雅的书院建筑群、遍布书院的书籍字画,处处体现着中粮人重视精神食粮的企业文化和“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中粮集团从小胡同起步,发展到如今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搭建了连接港澳和内地同胞的“生命线”,筑起了中国葡萄酒的长城,掀起了炒菜锅里的食用油革命,依靠的是“粮达天下、惠泽四方”的创业初心,是“忠于国计、良于民生”的家国情怀。健康发展的企业形象和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插图4.jpg

 

插图5.jpg

 

本次党员“先锋工程”实践活动,既是一次鲜活生动的党课教育,又是一次深化共建的校企文化互动,每一位员工都感触颇深。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拼搏奋进、攻坚克难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今后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服务工作中去,为学院和公司新时期的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洪兵:铁道兵纪念馆是镌刻历史、承载辉煌的载体,是弘扬文化、传承薪火的课堂,是铁道兵和铁建人的心灵家园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新中国在艰难中奋进的强劲脉搏,见证了现代化央企创新发展的蓬勃力量。恪守“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中粮集团,更加注重企业员工精神食粮的供给和价值信念的塑造,“我们是忠良,永远跟党走”是企业的价值航向,更是“忠于国计、良于民生”的使命担当。铁建精神和中粮文化激荡了我们的思想,激发了我们对党员初心的思考,激励着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担当。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马晓燕:在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的年代,铁道兵们用双手将天险变成通途,这种群策群力、不畏艰险、勇于承担的精神是共产党员最可贵的品质。忠良博物馆中,《新青年》、《湘江评论》等珍贵的史料,生动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早期思考、探索中华民族发展出路的尝试。初心最美好,也最容易受到考验,不管风云如何变换,只要我们坚定立场,根据时代变化积极应对,使命必达。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学院办公室刘桂花:伴随着讲解员饱含深情的叙述,仿佛听到了朝鲜战场、解放战争中的隆隆炮声;仿佛听到了铁道兵战士“野战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的豪迈誓言;仿佛看到了冰河里、隧道内架桥铺路的场景。“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铁道兵真实写照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学院办公室陈贵龙:“忠良”一词寓意“忠于国计、良于民生”,意思就是企业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企业发展强大以后,最重要的是回馈社会。这些国企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对社会环境、生态、民生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人力资源办公室张丽雅:铁道兵纪念馆让我们近距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未来各项工作中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开拓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忠良书院的“忠良”二字是“中粮”的谐音,让我们在珍惜粮食的同时也谨记“忠良”二字;最后的团建活动也增加了各位教工党员的对党支部的归属感,这是一次很好的传统文化与党员教育相结合的活动。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人力资源办公室李方:今天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原来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粮、媒、油也有这么艰辛的发展历程历史仿佛离我们又近了一步,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了。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部教师胡增宁:参观忠良书院的时候,我们处处能体会到中粮集团“以人为本”的理念,公司为员工创造学习氛围,提升员工专业能力,为适应新时期的战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北外也肩负打造“双一流”大学的使命,作为教师,也要为这个新的目标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部教师胡钰翎:在博物馆我们到了毛主席以笔名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章看到了抗战时期借谷证的实物,看到了民事主体完整的一份卖女契,了解到了第一代人民币发行的时代背景,也从一位前国民党将领的日记中了解到当时国共党对老百姓的不同态度,了解到共产党为何会赢得老百姓的信任,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部吴秀萍:参观忠良博物馆我们看到企业除了实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目标之外,对精神食粮也是极其关注,书院内处处都有读书的地方让我切身体会到继续学习的重要性。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部王燕飞:中铁集团和中粮集团顺应时代发展,抓住机遇不断开拓自己的业务范围,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不断变化和完善自身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作出规划。我们在工作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也许有些变化是微小的,但是我们也会努力前行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客服部裴育: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了中国铁路建设的辉煌历史,令人骄傲和自豪。特别是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誉为是“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虽然现在铁道兵作为一个兵团已经不复存在,但他们排除万难的决心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值得每个人学习。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市场部俞悦当今社会,艰苦中奋斗的铁道兵精神适用于各行各业。教育培训行业,不能只看到经济利益,平衡家庭工作和经济之间的多方关系,多发挥铁道兵精神,鼓舞斗志,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市场宣传王师:铁道兵纪念馆充分展现了大国重器的辉煌,高科技的设备代替了过去的原始工具,让人看了真的很震撼。每每听见国家的各种技术又进入世界先进的水平的行列,自己都感到深深的自豪。我们在享受着国家高速发展背后便利的同时,也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中传承和融入这种精神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市场宣传部李翔铁道兵纪念馆中,最令人动容的要数这一位位可歌可泣的历史英雄。杨连弟,冒着生命危险,带领铁道战友们克服艰难险阻,贯通陇海铁路;孟兴石,甘于孤寂,守护战友们用生命和鲜血修筑起来的隧道,一守就是47年。他们虽只是万千铁道兵们中的一员,代表的却是铁道兵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保家卫国的精神,体现的是“部队打到哪里,铁道兵就冲到哪里”的爱国情怀。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综合管理部李岚: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历史记载,铁道兵当年在部队时期的生活历历在目。我们要永远铭记铁道兵的精神,不忘铁道兵的历史,要继续弘扬并传承铁道兵精神和光荣传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继续发挥余热。很感谢学院党支部安排这次非常有意义的参观活动,作为一名积极分子,我十分愿意参加党支部活动。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部高春丽:中粮企业高度重视内部人才培养,为员工在岗培训提供良好的硬、软件设施。“五步亭”让人眼前一亮,“中粮会议十大原则”则体现了其务实的作风。这也许就是该企业能从单一的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的成功之所在吧。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部蔡静:中铁建和中粮均诞生于中国革命的烽火,经历革命斗争的洗礼,铸就了敢于牺牲、勇于奋斗的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又为祖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高度体现了共产党人胸怀无私、天下为公的大无畏的革命情怀。我为身为共产党员而自豪,更要学习优秀共产党人的精神和品质,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力量!

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马杰:铁道兵精神和忠良精神需要贯彻落实到我们科技园的各项具体工作中,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实体服务基础;贯彻落实到个人社会生活中,为文明首都发展做出微薄贡献。

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高普海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铁道兵部队见证了新中国的茁壮成长兵改工后的中国铁建,在铁路事业的建设中勇立潮头为我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铁道兵精神需要贯彻到具体的工作生活中,唯有如此,方可做到思想和行动上的与时俱进。

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古丽:在中国发展的新时期,年轻一代更应该成为铁道兵精神与中粮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在工作生活中与时俱进,突破客观困境,有效利用国际资源与平台,为科技园公司、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市首都功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韩晓宇我们年轻一代应该当力争成为中国新时期的“铁道兵”,主动扛起“军旗”,为推动北外科技园工作、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展再上新台阶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